不乐观!DSV 遭投行下调目标价,明年预期承压
来自:Admin发布时间:2025-10-22
全球最大货代DSV即将公布的财报预警,犹如一记闷雷炸响在国际物流市场。这家年处理超400万TEU的行业巨头,预计将全年EBIT预期上限砍掉10亿丹麦克朗(约1.56亿美元),背后折射出的是一场席卷全球的货运危机——波罗的海货运指数(FBX)显示,三季度亚欧航线运价同比暴跌62%,而同期全球集装箱船闲置运力却突破6.8%,创下2020年以来新高。海运市场的死亡交叉DSV收购德铁申克后的整合困局,恰逢全球贸易的诡异悖论:马士基最新财报披露,虽然全球集装箱货运量下降3.2%,但船舶燃料消耗量反增5%,暴露出运力过剩已到荒诞程度。更致命的是"关税前移"效应——美国零售商为规避301关税,上半年疯狂囤货导致Q3亚洲发运量骤减28%,这种需求透支正在引发连锁反应:深圳盐田港空箱堆存量已达设计容量的190%,而洛杉矶港的进口集装箱停留时间却缩短至2.1天,显示终端消费市场持续萎靡。空运市场的冰火两重天与海运颓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跨境电商驱动的航空货运异军突起。IATA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航空货邮量逆势增长4.7%,其中深圳机场国际货量暴涨33%,但DSV等传统货代却未能分羹——其空运业务增速仅1.2%,远低于菜鸟国际"5美元/kg全球达"服务带来的17%市场份额增长。这种结构性分化预示着一个残酷现实:当DHL等企业斥资8亿欧元升级自动化分拣系统时,依赖人工操作的传统货代正在被数字化浪潮抛弃。并购协同的幻灭与重生DSV对德铁申克90亿克朗协同效应的豪言,正遭遇现实毒打:整合过程中爆出的意大利工会罢工,导致米兰枢纽瘫痪72小时,直接损失超2000万欧元。但更深层的危机在于商业模式迭代——Flexport已通过"全程可视化+动态定价"抢走DSV 12%的高端客户,而马士基的端到端解决方案更让其传统海运代理业务利润率压缩至1.7%。这场寒冬中最值得玩味的是:当DSV忙着消化并购苦果时,新兴的AI货代平台已实现报价响应速度从4小时到4分钟的跨越。货代行业的洗牌从来不是温水煮青蛙,而是DSV财报中每一个小数点背后的生死时速。当30%的利润预期下调撞上110亿协同效应的野望,这个万亿级市场正在上演最残酷的达尔文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