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订阅 快讯 资讯 公司新闻

定了!对美船收港务费,美森受影响

来自:Admin发布时间:2025-10-11

2025 年 10 月 10 日,中国交通运输部一则重磅消息震惊国际航运界:自 10 月 14 日起,将对美国船舶按航次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这一举措犹如一颗深水炸弹,在航运、外贸、国际物流等领域激起千层浪,其背后折射出的是中美海运博弈的升级,以及对全球贸易格局的深远影响。

故事要从今年 4 月 17 日说起,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以 “国家安全” 等为由,宣布自 2025 年 10 月 14 日起,对中国企业拥有或经营的船舶、中国籍船舶及中国造船舶加收港口服务费,严重违背国际贸易相关原则和中美海运协定。面对美方的无端挑衅,中国并未坐以待毙,而是果断出手,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根据交通运输部的公告,此次对美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的范围广泛,包括美国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拥有或运营的船舶,以及美方直接或间接持有 25% 及以上股权的企业拥有或运营的船舶等五类船舶。收费标准分阶段实施,从 2025 年 10 月 14 日的每净吨 400 元人民币,逐步递增至 2028 年 4 月 17 日的每净吨 1120 元人民币。这一收费标准与美国对中国船舶的收费标准形成了鲜明的 “镜像回应”。

在这场博弈中,美国航运企业首当其冲,美森轮船(Matson)就是一个典型案例。美森轮船运营着 29 艘船舶,总舱位 71221TEU,约合 10 万净吨。若按全年 5 个航次上限计算,2025 年其需额外支付 2 亿元人民币的特别港务费,到 2028 年这一数字将飙升至 5.6 亿元人民币。而美森轮船 2025 年二季度净利润仅 9470 万美元,约 6.8 亿元人民币,新费用最高可能吞噬其 80% 的净利润。这对于本就面临运价和货运量下降压力的美森轮船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除了美森轮船,马士基美国子公司、达飞旗下的 APL 等企业也受到波及,这些公司部分船舶因悬挂美国旗或由美国企业控股,同样需要缴纳特别港务费。高昂的成本让这些企业陷入了两难境地:若继续挂靠中国港口,将因成本转嫁而丧失 10%-15% 的运价竞争力;若绕行东南亚港口,则需多航行约 3000 海里,单航次额外燃油成本就高达 16 万美元,且还会延长交货周期,降低客户满意度。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这一政策对航运领域的影响可谓深远。美国船舶靠港成本的大幅上升,可能会导致部分船公司调整航线布局,将货物改由非美籍船舶承运,或经停其他亚洲港口。数据显示,中国港口吞吐量占全球近四成,是重要的货物中转地,尽管部分货量可能会流向东南亚港口,但中国港口凭借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高效的运营效率,其主枢纽地位依然难以撼动。不过,对于一些依赖中美航线的中小型航运企业来说,这场博弈可能会让他们面临生存危机。

在外贸领域,中美贸易摩擦的加剧可能会导致贸易量的波动。如果双方摩擦持续升级,美国消费者可能将面临商品价格上涨、供应短缺等问题。例如,沃尔玛等零售巨头已经发出警告,圣诞商品可能会出现断货的情况。而对于中国的出口企业来说,也需要重新评估市场风险,寻找新的贸易合作伙伴和市场渠道。

在国际物流领域,此次政策调整将加速全球供应链的重构。美国商船队全球占比不足 0.6%,且 90% 的航运计划依赖中国造船厂,短期内美国企业难以快速更换船舶以规避收费。这使得中国航运企业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了更有利的地位,中远海控等中资航运公司有望在第三国航线上获得更多业务机会。同时,“一带一路” 沿线港口也可能会迎来更多的货物分流,进一步提升其在国际物流网络中的地位。

中美之间的这场海运博弈,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国对美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正当举措,也是对美国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有力回击。这场博弈的最终结果,不仅关系到中美两国的利益,也将对全球航运、外贸、国际物流等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未来,我们将持续关注这场博弈的发展态势,看它将如何重塑全球贸易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