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订阅 快讯 资讯 公司新闻

人民币汇率将达 6.7,市场慌了!

来自:Admin发布时间:2025-9-15

近日,人民币汇率市场传来重磅消息,德银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熊奕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引发广泛关注。报告指出,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呈现走强态势,这一迹象或预示着人民币即将开启长期升值周期,随着贸易紧张局势逐步改善,人民币汇率有望迎来趋势性拐点,市场对人民币汇率走向的讨论热度骤升。

尽管当前美国对华关税壁垒有所抬升,给中国出口带来一定挑战,但中国出口表现却超出市场预期。其中,对非美地区出口的显著增长成为关键支撑,有效对冲了对美出口下滑带来的压力,为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与走强奠定了坚实的贸易基础。

从市场动态来看,随着市场对人民币贬值预期不断降温,出口企业的结汇意愿显著回升,与之相对的是,进口企业的外汇购回需求相应减弱。这一市场行为的调整,直接推动近几个月贸易项下外汇净流入规模稳步扩大。基于这一系列积极变化,德银研究明确判断,人民币汇率有望逐步修复此前因贸易摩擦产生的贬值压力,并预计人民币在年底前将持续走强。

值得关注的是,第四季度通常是出口商集中结汇的旺季,这既源于出口的季节性特征,也与年末企业利润回笼的旺盛需求密切相关。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此期间持续升值,很可能会触发出口商加速结汇的正反馈效应,进一步助推人民币汇率走高。基于对市场趋势的研判,德银研究给出具体预测:至 2025 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升值至 7.0,到 2026 年底更将升值至 6.7。

在人民币汇率释放积极信号的同时,中国央行在货币金融合作领域也接连传出大动作。2025 年 9 月 7 日至 8 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出席国际清算银行行长例会期间,分别与欧洲中央银行行长拉加德、瑞士国家银行行长施莱格尔以及匈牙利国家银行行长沃尔高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并就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双边金融合作等重要议题深入交换意见。

此次续签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在规模和有效期上各有明确约定:中欧双边本币互换规模为 3500 亿元人民币 / 450 亿欧元,协议有效期为三年;中瑞双边本币互换规模为 1500 亿元人民币 / 170 亿瑞士法郎,协议有效期为五年;中匈双边本币互换规模为 400 亿元人民币 / 1.9 万亿匈牙利福林,协议有效期同样为五年。

中国央行明确表示,上述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续签意义重大。从合作层面看,有助于进一步深化中国与相关经济体的双边货币金融合作,搭建更紧密的金融合作桥梁;从实际效用来看,能够有效促进中国与这些经济体之间的双边贸易和投资便利化,降低贸易投资中的汇率风险与交易成本;在金融稳定层面,也将为维护区域金融市场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对于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或许有不少人仍存在疑问。简单来说,它是指一国(地区)的央行(货币当局)与另一国(地区)的央行(货币当局)签订协议,在约定的条件下,任何一方都可以用一定数量的本币交换等值的对方货币。这些交换的货币主要用于双边贸易投资结算,或是在金融市场出现短期流动性紧张时提供支持。当协议到期后,双方会将之前交换的本币换回,同时,资金使用方需要按照约定支付相应的利息。

当前,人民币汇率在贸易数据向好、市场预期改善的双重推动下展现出强劲韧性,而与多个主要经济体央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更是为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和汇率稳定注入了强心剂。未来,随着各项利好因素的持续发酵,人民币汇率有望在长期升值周期中稳步前行,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对外经贸合作提供更有力的货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