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飞 “本杰明・富兰克林” 号顺利穿红海,系两年来首艘超大型箱船
来自:Admin发布时间:2025-11-12
2025年11月,全球航运业迎来关键转折——达飞轮船17,859标箱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号成功穿越红海,成为两年来首艘完成此举的超大型集装箱船。这一突破性航行背后,是航运巨头为重启亚欧黄金水道所做的战略试探,其影响正从三个维度重塑全球贸易格局:航运企业的谨慎试探达飞轮船采取"明暗双线"策略:
-
1.技术性规避:船舶在亚丁湾关闭AIS信号6天,降低被袭击风险
-
2.航线梯度恢复:
-
•先试水东行空载航线(如本杰明·富兰克林号)
-
•逐步拓展至西行载货航线(如儒勒·凡尔纳号)
-
3.联盟协同:海洋联盟(达飞/中远/长荣)的NEU4、MED2航线率先行动,但MED5仍是当前唯一稳定运营的苏伊士航线
地缘政治的双重博弈航运恢复与加沙局势深度绑定:
-
•积极信号:临时停火协议促成重建启动,马士基CEO称其为"关键一步"
-
•现实制约:大规模重建需持久停火+国际资金,两者均存变数
-
•企业预期:马士基仍预判红海危机将持续至2025全年
运费市场的动态平衡当前呈现"局部试探与整体观望"并存的特殊局面:
-
1.运价博弈:东行航线试探性恢复可加速空箱调运,但西行满载航线仍未敢冒险
-
2.成本权衡:好望角航线年增300亿美元成本 vs 红海航线保费仍处高位
-
3.联盟分化:海洋联盟激进试探,而2M联盟(马士基/地中海)保持保守
这场"破冰行动"揭示航运业的生存智慧——当"本杰明·富兰克林"号以17万吨巨躯悄然穿越曼德海峡时,全球贸易正学习在炮火与航道间寻找新平衡。未来真正的复苏,或许要等到第一艘西行满载巨轮敢于亮出AIS信号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