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订阅 快讯 资讯 公司新闻

人大报告:进口食品负面清单与检测机制将优化

来自:Admin发布时间:2025-10-29

全国人大最新执法检查报告释放重大政策信号,进口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即将迎来系统性变革。这份直指现行制度痛点的报告,揭示了三大关键性突破方向:检测机制科学化重构报告首次明确海关将采用WTO认可的"合格评定程序",终结多年来的标准之争。这意味着未来进口食品检测不必机械执行全项目检测,而是基于风险评估精准锁定关键指标。据行业测算,科学抽样机制可缩短检测周期40%,每年为进口商节省实验室费用超12亿元。更突破性的是,海关获授权采用国际认证的行业标准,德国乳制品进口有望跳过冗余的重金属检测,直接采信欧盟认证报告。跨境电商监管补漏现行"个人自用"监管漏洞将被彻底封堵。负面清单制度将明确列出禁入成分,新西兰麦卢卡蜂蜜中常见的天然抗菌成分MGO含量、日本纳豆激酶制品等争议产品将有明确准入门槛。更严厉的是,平台需承担食品召回主体责任,某跨境电商平台因销售含禁用添加剂的日本酵素产品,或将面临首例千万元级罚单。风险防控效能升级"有限资源最大化利用"原则下,海关将建立动态风险数据库。智利车厘子可凭三年零超标记录享受快速通关,而东南亚水产等高风险品类将保持20%抽检率。这套精准防控体系已在上海自贸区试点,进口鲜奶通关时间从72小时压缩至8小时,同时检出率反升15%。这场监管革命背后,是"安全"与"便利"的再平衡。当德国黄油与澳洲牛排更快摆上中国餐桌时,消费者将同时获得双重保障:更严格的负面清单防线,与更高效的国际标准互认。进口食品行业即将迎来"优进优出"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