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航空货运协会(TIACA)近期发布的首份《电子商务:机遇与挑战》白皮书,为全球电商航空货运行业画下了一幅喜忧参半的图景 —— 一边是全球电商空运量未来十年有望翻番的长期红利,一边是中美航线因政策调整陷入 “运力暴跌 30%” 的短期困境。这场由美国关税与 “最低限额” 政策引发的震荡,不仅让 Temu、Shein 等跨境电商平台承压,更让中美电商空运赛道迎来关键的 “十字路口” 时刻。
2025 年上半年,美国两项关键政策的调整,成为压垮中美电商空运的 “导火索”:
受此影响,Temu、Shein 等以 “低价多销” 为核心的跨境电商平台首当其冲。其长期依赖的 “低关税 + 空运快速履约” 模式几乎难以为继,不得不重新调整供应链布局,而这种调整又进一步传导至航空货运端,形成 “需求萎缩 - 运力削减” 的恶性循环。
就在中美航线陷入疲软之际,亚太其他市场正在悄然承接转移的电商货运需求,成为全球电商空运的 “新增长极”:
这种 “东方不亮西方亮” 的格局,本质上是全球电商贸易流的一次 “再平衡”。过去高度集中于 “中国 - 美国” 的单向货运模式,正逐渐向 “多区域 - 多目的地” 的网状结构转变,而航空货运行业也需随之调整运力布局,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
尽管中美航线受挫,但中国电商空运市场并非 “全面遇冷”,而是呈现出 “东南沿海领跑、中西部追赶” 的区域分化特征,长期增长韧性依然存在:
从数据来看,2024 年中国电商空运量较两年前几乎实现翻倍,即便面临中美政策冲击,整体规模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显示出中国电商供应链的深厚积淀。
TIACA 白皮书对全球电商航空货运的长期前景持乐观态度:预计未来十年全球电商空运量将实现 “翻番”,2024 年底电商货物已占全球航空货运总量的 20%,这一比例将在未来持续攀升。疫情催生的 “线上消费习惯” 已成为常态,不仅重塑了全球供应链,也为电商空运打开了广阔空间。
但要抓住这份 “十年红利”,行业还需破解三大核心挑战:
正如 TIACA 电子商务工作组联合主席 Nikolai Schaffner 所言:“行业正处于十字路口,唯有拥抱数字化、推动创新、加强跨部门合作,才能打造更安全、更绿色、更高效的电商航空物流生态系统。”
中美电商空运的 “运力暴跌 30%”,与其说是 “行业寒冬”,不如说是全球电商供应链重构过程中的 “阵痛期”。短期来看,政策冲击带来的需求波动和运力调整仍将持续;但长期来看,全球电商空运的增长趋势未变,亚太市场的多元化布局、中国市场的区域潜力,以及行业对数字化、绿色化的探索,都将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对于航空货运企业而言,当下的关键是跳出 “依赖单一航线、单一客户” 的思维,主动拥抱市场变化 —— 例如加大对东南亚、欧洲等新兴航线的投入,与跨境电商平台共同探索 “多仓联动” 的供应链模式;对于中国跨境电商而言,需从 “低价竞争” 转向 “品牌化、本地化”,通过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优化物流成本,增强抗风险能力。
这场调整不是终点,而是全球电商航空货运行业走向更成熟、更多元的新起点。
2025-8-27
2025-8-26
2025-8-25
2025-8-22
2025-8-21
2025-8-20
2025-8-19
2025-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