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印尼出口的外贸领域,“清关红灯期” 向来是令人揪心的存在,今年形势更是雪上加霜。印尼全年频繁销毁非法进口货物,涉及衣物、电子产品等众多品类,背后是其进口数据与原产国数据的巨大落差,高达 3.6 亿美元与 1.16 亿美元的悬殊,凸显管控决心。
每年 12 月至次年 3 月的红灯期,印尼海关联合执法部门强化审查,清关流程极为繁琐,持红牌企业货物查验率近乎百分百。不仅如此,6 月起,印尼接连出招,对鞋类、陶瓷等征高额保障性关税;7 月成立特别工作组打击非法进口;10 月实施 16 种工业产品的强制性标准。当下,印尼所有口岸皆入 “红灯” 状态,审查达到空前严格程度。
不过,印尼市场潜力巨大,弃之可惜。出口时,为保货物顺利通关,要做到多管齐下:发货前与当地客商明确货物详情,必要时借助优质目的港代理;考量客商进口权,适时采用 DDP 方式;提前申请 14 天免柜期;牢记 30 天完税期限,规避货物被拍卖风险;依规完成 SGS 装柜前检验;确认进口权与装柜要求,保证单证一致,细致审查清关单证,还得留意 FORM E 查证风险。如此,方能降低出口印尼的重重风险。
1 月 2 日至 3 日,郑州国际航空货运版图强势扩容,郑州 - 阿布扎比(阿联酋)、郑州 - 比隆(丹麦)两条国际货运航线相继开通。
其中,阿提哈德航空执飞的郑州 - 阿布扎比航线,每周三、周五定期启程,每周 2 班频次,满载跨境电商货物穿梭于两地,让郑州跻身其在中国大陆的四大货机通航点,与上海、广州、鄂州并列。
尤为瞩目的是,丹麦马士基航空货运公司执飞的郑州 - 比隆航线,作为河南首条直飞北欧的货运专线,航班频次高达每周 6 班,密集覆盖多个工作日及周末。这条航线不仅壮大了郑州的国际货运航司阵营,更把郑州至欧洲的空中纽带拉伸至北欧。
两条新航线齐发力,如疏通经济血脉一般,进一步畅通我国中部与中东、北欧的空中廊道,让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的全球通达性迈向新高度。
近日,Sea-Intelligence 发布的 2024 年 11 月全球船公司船期准班率排名,勾勒出航运业的最新面貌。数据带来了一丝曙光,该月船期准班率环比攀升 4.1 个百分点,达到 54.8%,刷新 2024 年记录。不过细究全年,准班率依旧在 50%-55% 区间徘徊,提升效果有限。
在这场航运 “靠谱” 比拼里,马士基脱颖而出,以 61.9% 的准班率稳坐 13 家船公司的头把交椅;MSC 和达飞紧跟其后,准班率分别为 54.8% 与 53.7% 。值得一提的是,前 13 位船公司准班率均上扬,PIL 更是一马当先,涨幅高达 14.6%,升至 48.9%。
另一面,逾期抵港船只也传来好消息,平均延误日从 5.84 天缩至 5.41 天,减少了 0.43 天。整体来看,虽有进步,但航运业在守时这件事上,仍有漫漫长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