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 7 月 16 日,加拿大总理卡尼宣布,加拿大将于 7 月底开始对来自中国的钢材及相关产品加征 25% 关税。这一消息瞬间在国际贸易领域掀起波澜,其背后隐藏的动机、可能带来的影响都值得深入探究。
从措施内容来看,加拿大此次加征关税手段多样。一方面,针对非自由贸易协定(FTA)伙伴国,如中国和土耳其,加拿大计划在 30 天内审查关税配额,将进口量收紧至 2024 年的 50%,超出配额的钢材产品将被征收 50% 的关税。对于签有 FTA 且不在美国境内的贸易伙伴,钢材进口配额按 2024 年标准执行,超出配额的产品同样征收 50% 的关税。另一方面,对于所有从美国以外国家进口的、在中国熔炼和铸造的钢材产品,从 7 月底起将被额外征收 25% 的关税。
加拿大此番行动,与美国的关税政策关联紧密。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宣布,将加拿大钢铝的进口关税从原有的 25% 增至 50%。作为美国钢铁的主要出口国,加拿大钢铁产业遭受重创。由于美国的高额关税,大量廉价外国钢铁涌入加拿大市场,本土钢铁业压力倍增。卡尼称,美国的贸易行动改变了全球钢铁市场动态与供应链,部分国家为避开美国高关税,将钢铁产品转销至加拿大,加拿大不得不采取措施保护本土市场。
然而,加拿大此举实则是将矛头错误指向中国。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一直是美欧等国 “反倾销调查” 的重点对象。此次加拿大加税,虽在规模上不及美国市场,但象征意义重大。对非 FTA 国家限制关税配额并加征高额超额税率,无疑会进一步压缩中国钢企在加拿大的市场份额。而针对 “熔炼与铸造源于中国” 的产品一律征税,更是让产业链溯源管控变得极为严格,这可能改变第三国经中国加工转运产品的贸易模式,提升贸易壁垒的同时,扰乱现有供应链。
在中加关系持续遇冷的大背景下,此次关税升级无疑将进一步加剧两国间的贸易摩擦。此前,中国已针对加拿大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对加拿大油菜籽和豌豆等农产品加征了 100% 的关税,并启动 “反歧视调查”。如今加拿大再度出手,若持续下去,极有可能引发中国更为强硬的反制措施,加拿大的农业和渔业等领域恐将首当其冲。
从全球视角看,越来越多西方国家以 “国家安全” 和 “产业保护” 为名推行关税壁垒,全球自由贸易体系正面临严峻挑战。对于全球钢铁、汽车、能源等产业链而言,供应链将更加碎片化,成本会层层传导至终端消费者,投资者对市场稳定的预期也将大幅下降。但对于身处全球产业链关键位置的中国企业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将促使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提升自主品牌竞争力,降低对低价出口的依赖。
加拿大 7 月底对华钢材加征 25% 关税这一举措,是在复杂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的产物,不仅会对中加两国的钢铁产业及相关领域产生直接影响,还将在全球贸易格局中激起层层涟漪,其后续发展值得持续关注。
2025-7-22
2025-7-21
2025-7-18
2025-7-17
2025-7-16
2025-7-15
2025-7-14
202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