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订阅 快讯 资讯 公司新闻

技术出口目录调整,电池与锂技术受限

来自:Admin发布时间:2025-7-18

当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被新增至限制出口清单,当锂辉石提锂技术的管控要点细化到生产环节,这份 7 月 15 日更新的《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正让新能源领域的外贸企业陷入一场无声的博弈。

回溯 2023 年的目录调整,彼时更多聚焦传统制造业技术,而本次调整直指新能源核心领域 —— 电池正极材料与锂提取技术。这不是简单的技术清单增减,而是在全球新能源竞争白热化背景下,对技术安全与产业发展的精准拿捏。

对做电池材料出口的企业而言,矛盾已然显现。一家常年向东南亚供应磷酸铁锂制备设备的企业负责人最近很焦虑:已签订的三季度合作协议里,包含部分新增限制的技术参数,是暂停履约还是重新谈判?而那些正与欧洲车企洽谈联合研发的团队,突然发现磷酸锰铁锂制备技术被纳入管控,前期投入的数百万研发费用可能面临打水漂。

更微妙的是技术边界的模糊。新增的 "磷酸盐正极原材料制备技术",究竟涵盖实验室配方还是量产工艺?修改后的 "卤水提锂技术" 管控,是否包含盐湖老卤的回收利用?这些细节尚未明确,却已让企业的合规部门彻夜加班 —— 毕竟,一旦触及限制条款,不仅订单告吹,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

有人说这是 "技术护城河" 的加固,毕竟电池正极材料技术已成为敏感领域的关键支撑;也有人担忧这会削弱中国技术的国际竞争力。某新能源行业协会的调研显示,2024 年我国电池材料相关技术出口额同比增长 37%,其中 60% 流向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这些合作会不会因新规遇阻?

如果你是新能源外贸企业,面对突然收紧的技术出口限制,会如何处理正在推进的国际合作?已投入的研发成本该如何消化?又该如何向海外合作伙伴解释技术输出的边界?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应对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