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订阅 快讯 资讯 公司新闻

航空物流热点频出,重塑行业格局有何新要点

来自:Admin发布时间:2025-7-15


在全球贸易的复杂棋局中,航空物流正以其独特的战略价值,成为重塑航运、外贸与国际物流版图的关键力量。近期一系列热点事件,犹如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深刻影响着行业走向。

鄂州机场:构建对印货运网络,开辟国际物流新通道

7 月 4 日上午 10 时许,靛蓝航空一架 A321 全货机从鄂州花湖机场腾空而起,直飞印度孟买,标志着 “鄂州⇌孟买” 国际定期货运航线正式启航!这是花湖机场今年开通的第 15 条国际货运航线,也是其直飞印度的第 5 条航线、靛蓝航空在鄂开通的第 2 条定班货运线。该航线计划每周二、五执飞两班,年运力近 5000 吨,主要运送笔记本电脑、医疗设备等货物。

至此,花湖机场已成功连通印度德里、金奈、班加罗尔、加尔各答、孟买五大核心城市,覆盖印度东西南北,构建起一张 “五城联动、覆盖全境” 的钻石型航空货运网络,为对印贸易架设高效空中通道。这一举措对中国与印度之间的贸易往来意义重大。印度作为全球经济增长迅速的新兴市场之一,与中国在电子产品、医疗设备等领域贸易往来频繁。以往,货物运输多依赖海运,运输周期长,时效性差。如今,鄂州花湖机场密集开通对印航线,大大缩短了货物运输时间,提升了贸易效率。以笔记本电脑为例,以往海运至印度可能需要 20-30 天,现在通过航空运输,一周内即可送达,企业能够更快响应印度市场需求,及时补货,抢占市场份额。

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看,鄂州花湖机场的对印航线网络,使中国中部地区成为连接中国与印度乃至南亚地区的重要物流枢纽。它带动了周边地区相关产业发展,吸引更多电子、医药等企业在中部地区布局生产基地,利用便捷的航空物流将产品运往印度及全球其他地区,促进产业集聚与经济协同发展。

敦豪调整全球航空运输资源布局:行业变革下的战略转型

近期,敦豪集团终止了与多家第三方航空公司的货运合作关系。此前,敦豪在 2024 年全年财报电话会议上提出,降低综合物流供应商成本和提高航空网络效率的方法之一是精简合作航空公司的数量。敦豪方面表示,这是落实新成本优化计划的部分举措,将帮助集团在货量下降和贸易波动加剧的情况下保持利润增长。

与此同时,敦豪也在全力布局旗下自有航空货运品牌,根据区域货量分配航空运输资源。3 月,敦豪公布了一项名为 “增长适配”(Fit for Growth) 的改革计划,目标是在明年年底前削减超过 11 亿美元的年均结构性成本。据悉,联邦快递与联合包裹也推行了类似计划,分别为 “驱动变革” 与 “效率重塑” 项目。

敦豪的这一系列动作,反映出航空物流行业在当前全球贸易形势下的深刻变革。2024 年,全球航空货运量下降了 3%,其中大部分影响来自欧洲和亚洲的贸易航线。虽然空运收入增长了 4%,但利润下降了 1.8%。面临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敦豪将关注点从运量转向运价,通过精减合作伙伴航空公司数量,降低成本和提升航空网络效率。这一战略调整,有助于敦豪甩掉高成本业务 “包袱”,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力。例如,通过动态调整机队规模应对货量波动,舱位可以预售给拥有稳定大宗货量的企业,也可以用于现货市场销售,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此外,今年以来,敦豪、联合包裹等企业将目光转向药品和医疗器械相关客户,此类货物量小但价值高,较传统货运代理拼凑不同产品进行配送而言,利润更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敦豪的转型策略。这种业务重心的转移,不仅是对市场需求变化的敏锐捕捉,更是在全球贸易格局重塑背景下,航空物流企业寻求新利润增长点的积极探索。

红海危机:航空物流需求激增,重塑全球物流格局

自 2023 年 10 月以色列与哈马斯冲突升级以来,红海地区的安全形势急剧恶化。胡塞武装以支持巴勒斯坦为由,在红海及亚丁湾对关联以色列的船只发动多次袭击。据英国海上贸易组织 (UKMTO) 报告,2025 年 7 月 6 日,一艘商船在红海遭遇武装人员袭击,袭击者使用枪支和火箭推进榴弹,地点位于也门荷台达西南 51 海里处。自 2023 年 11 月至 2025 年 1 月,胡塞武装已袭击超过 100 艘商船,导致两艘沉没、四名船员丧生。

红海是连接欧洲、亚洲和非洲的重要贸易通道,每年通过这里的货物价值高达 1 万亿美元。这些袭击严重扰乱了红海航运,许多船运公司被迫绕道非洲好望角,运输时间和成本大幅增加。船舶经纪公司 Intermodal 数据显示,2025 年苏伊士运河通行量较 2023 年同期暴跌 72%,干散货船与油轮被迫绕行好望角,航程增加 30%,单船运营成本上升数十万美元。

在红海航运受阻期间,零售商和制造商们正在借助航空货运运送更多货物。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发布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通过苏伊士运河的商船数量较上年同期下降了 45%。这条受阻的海洋贸易走廊推高了航空货运业的景气程度。根据海运数据和情报平台 Xeneta 的数据,在截至今年 3 月底的过去 4 个月中,全球航空货运量每个月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有迹象显示,受红海危机影响的贸易航线的需求尤其强劲。在连接中东和南亚至欧洲的航线上,2 月至 3 月的平均现货货运价格上涨了 46%,至每公斤 2.82 美元,较去年同期上涨了 71%。

红海危机使航空物流在全球物流体系中的地位愈发凸显。对于那些依赖季节性产品和关键部件的公司来说,海运受阻带来的零部件短缺问题,严重影响了生产计划。如特斯拉和沃尔沃汽车等制造商在 1 月份因零部件短缺暂停了一些汽车工厂的生产。美国国际物流服务商 Seko Logistics 首席商务长布莱恩・伯克表示,制造商正在将高优先级的货物从海运转移到空运,“以满足生产计划并保持工厂运转”。这一现象表明,航空物流正成为保障全球供应链稳定的关键力量,其快速、高效的运输特点,在特殊时期能够弥补海运的不足,确保企业生产运营的连续性。

航空物流新变革中的核心要点

航权与航线网络拓展

航权是航空物流的 “通行证”,鄂州花湖机场积极开拓对印航线,构建货运网络,正是对航权资源有效利用与航线网络拓展的生动实践。在全球范围内,航权资源竞争激烈,航空公司需积极与各国谈判,争取有利航权,不断拓展航线网络,提升通达性,才能在国际航空物流市场占据优势。例如,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航空公司,通过与中国航企合作,交换航权,拓展在中国市场的航线布局。拥有更多航权意味着航空公司能够开辟更多直飞航线,减少中转环节,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吸引更多客户选择其航空物流服务。

企业战略转型与资源整合

敦豪集团调整全球航空运输资源布局,以及中通成立航空公司等事件,反映出行业从传统物流模式向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转型的趋势。企业通过整合自身业务资源与航空运输能力,实现 “运、储、配” 一体化运作。而航空货运巨头间的联盟,如顺丰与阿提哈德的合作,通过舱位互换、资源共享,优化航线网络,提升运力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从 “单打独斗” 转向 “生态作战”。这种战略转型与资源整合,有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升综合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更好地适应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化。

应急物流能力提升

红海危机凸显了航空物流在应对突发事件时保障全球供应链稳定的重要性,这也对航空物流企业的应急物流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在海运等其他运输方式受阻时,能够迅速调整运输策略,调配航空运力,确保货物及时运输。同时,加强与政府部门、其他物流企业的合作,共享信息资源,共同应对危机,也是提升应急物流能力的关键。例如,在红海危机期间,各国政府与航空物流企业加强协作,为紧急物资运输开辟绿色通道,保障了关键物资的及时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