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地时间 5 月 19 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举行了一场备受瞩目的听证会,主题围绕对华海运、物流及造船业的 301 方案。此次听证会不仅确认了对中国企业征收高额港口靠泊费用,更是将目光对准了中国的重要产业,提出了两项极具针对性的加征关税提议。
第一项提议是对岸桥(STS)起重机征收 100% 关税。岸桥起重机作为港口装卸货物的关键设备,对港口的运营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中国在岸桥起重机制造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全球市场份额可观。美国此举意图通过高额关税,限制中国岸桥起重机进入美国市场。
第二项提议则是对集装箱、底盘及底盘零部件等货物装卸设备征收 20% 至 100% 的关税。这一举措涵盖了海运物流过程中的多个关键环节,从货物的装载、运输到卸载,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这场听证会并非孤立事件。此前,由 USTR、小企业管理局及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农业部、国务院、财政部、国土安全部和劳工部等代表组成的美国政府小组,就已直接驳回了业界代表对两项政策的反对意见。其中包括 4 月 17 日宣布的对涉华船舶分阶段征收港口费的规定,以及拟对所有外国建造的汽车运输船征收费用的提案。
在听证会上,政府小组负责人似乎急于推进自身议程,执意将讨论拉回起重机关税议题,不断强调 “请将证词集中在拟议措施上”。然而,来自美国业界的代表们却纷纷表达了对这些政策的担忧与反对。
美国港务局协会(AAPA)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加里・戴维斯指出,协会虽支持起重机本土化生产目标,但美国当前的产业状况并不乐观。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美国就再没有生产 STS 起重机的生产商。放眼全球,除中国外,仅日本三井 E&S 以及欧洲的科尼和利勃海尔三家公司能提供可国际采购的 STS 起重机,且这三家公司的产能也存在不足问题。加里・戴维斯认为,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国会应先通过税收抵免政策刺激国内产能,而非贸然加征关税。
休斯顿港首席执行官查理・詹金斯则以自身港口为例,阐述了新关税政策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他透露,休斯顿港已与中国签订八台 STS 起重机采购合同,预计 2026 年春季交付,而订购时间早于新关税政策公布数月。若新关税政策实施,这八台起重机将面临高达 270% 的关税,总额约 3.024 亿美元。这对于休斯顿港来说,无疑是沉重打击,将对该港投资码头、满足货运需求及创造就业机会等方面造成毁灭性影响。
美国航运商会(CSA)会长凯西・梅特卡夫也明确表示,拟议中的关税与美中贸易谈判目标背道而驰。对运输工具征收关税等措施不仅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扰乱正常的贸易秩序,增加企业运营成本,最终这些成本可能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这一系列举措,无疑是在中美贸易关系中又扔下了一颗 “重磅炸弹”。其试图通过关税手段,对中国海运、物流及造船业进行打压,以实现所谓的 “产业保护” 和 “公平竞争”。然而,从此次听证会业界代表的反应来看,美国国内对这些政策也存在着诸多质疑和反对声音。
美国政府在制定和推行相关政策时,是否真正考虑到了美国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以及这些政策对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潜在影响,都值得进一步深思。而对于中国相关产业而言,如何应对美国的贸易压力,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也将是摆在面前的重要课题。
2025-5-22
2025-5-21
2025-5-20
2025-5-19
2025-5-15
2025-5-14
2025-5-13
2025-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