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订阅 快讯 资讯 公司新闻

2025 年第 16 周中国机场(含港澳台)货运航班量 Top30 分析报告

来自:Admin发布时间:2025-4-21


在航空货运领域,每周的航班量数据如同经济发展与物流活跃度的晴雨表,反映着市场的动态变化。2025 年第 16 周(4 月 14 日 - 4 月 20 日),中国机场(含港澳台)货运航班量 Top30 新鲜出炉,一系列数据勾勒出一幅既有稳定格局又不乏变动的行业图景。

整体态势:稳中有升,延续增长势头

Top30 机场在这一周的货运航班量合计达 8331 班,环比增加 36 班,增长幅度虽仅 0.43%,但这一细微增长却意义非凡,标志着市场继续保持反弹态势。同比数据则更为亮眼,增加 676 班,增长率高达 8.84%,且已连续 10 周实现增长。这显示出中国航空货运市场在经历各类挑战后,正逐步复苏并走向稳健发展的轨道。从长期趋势来看,这种连续增长不仅反映了国内经济的韧性,也暗示着全球贸易对中国货物运输需求的持续攀升。

环比表现:分化显著,部分机场异军突起

在环比表现上,Top30 机场呈现出明显的分化。其中 20 家机场货运航班量增加,台北桃园和郑州新郑表现最为突出,增量均超 15 班。台北桃园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物流配套设施,在两岸及国际货运往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航班量的显著增长或与近期贸易订单增加以及航线优化有关。郑州新郑机场则在 “空中丝绸之路” 建设等政策推动下,货运业务发展迅猛,每周计划货运航班量在本航季就同比增长 18% ,此次第 16 周的增量再次彰显其强劲的发展动力。泉州晋江与上周持平,维持着稳定的运营节奏。然而,有 9 家机场环比减少,香港机场减少量最多,达 47 班。香港机场货运量的下滑,可能受全球贸易格局变化、周边机场竞争加剧以及自身航空货运业务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

排名格局:头部稳定,中后部竞争激烈

从排名方面来看,前 12 名机场保持稳定。香港机场尽管航班量环比减少,但凭借深厚的市场基础和广泛的航线网络,以 1562 班的周货运航班量稳居榜首,其作为国际航空货运枢纽的地位依然稳固。上海浦东以 919 班排名第二,环比增加 1 班,持续巩固其在国内航空货运领域的领先梯队地位。鄂州花湖、深圳宝安、广州白云分别以 745 班、736 班、586 班稳居前五,这几个机场依托所在区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产业基础,在货运业务上各有优势,例如鄂州花湖作为新兴的航空货运枢纽,借助顺丰等物流巨头的布局,发展势头强劲。

在 13 - 30 名区间,排名变动较为频繁,7 家上升、4 家持平、7 家下降。南宁吴圩、厦门高崎、青岛胶东等机场排名上升,反映出其在拓展货运航线、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而烟台蓬莱、昆明长水、澳门机场等排名下降,需要进一步审视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短板,通过优化运营策略等方式来提升竞争力。

梯队分析:各梯队特征鲜明,发展路径各异

第一梯队:周航班量≥500 班(6 个)

除了前面提到的香港机场、上海浦东、鄂州花湖、深圳宝安、广州白云外,台北桃园以 537 班位列其中,排名第 6,环比增加 16 班。这一梯队的机场都是国内外航空货运的核心枢纽,拥有丰富的航线资源、先进的设施设备和庞大的货运吞吐量。它们在全球航空货运网络中占据关键节点位置,对全球供应链的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例如香港机场,一直是国际航空货运的重要中转中心,连接着亚洲、欧洲、北美等多个地区;上海浦东则依托长三角地区强大的经济腹地,承载着大量的进出口货物运输任务。

第二梯队:200 班≤周航班量 < 500 班(5 个)

郑州新郑以 479 班排名第 7,环比增加 16 班;南京禄口以 371 班排名第 8,环比增加 14 班;杭州萧山以 311 班排名第 9,环比减少 2 班;成都双流以 250 班排名第 10,环比增加 12 班;北京首都以 238 班排名第 11,环比增加 2 班。这一梯队的机场多为国内重要区域的航空货运中心,服务于所在地区的产业发展和贸易往来。郑州新郑借助政策优势和不断完善的航线网络,逐渐成为连接国内外的重要货运节点;南京禄口、杭州萧山依托长三角地区发达的制造业和电商产业,货运需求持续增长;成都双流作为西南地区的重要枢纽,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北京首都则凭借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保障着各类重要物资的运输。

第三梯队:100 班≤周航班量 < 200 班(5 个)

无锡硕放以 140 班排名第 12,环比增加 2 班,排名无变化;南宁吴圩以 119 班排名第 13,环比减少 2 班,排名上升 1 位;乌鲁木齐天山以 118 班排名并列第 14,环比减少 7 班,排名下降 1 位;厦门高崎以 118 班排名并列第 14,环比增加 8 班,排名上升 1 位;青岛胶东以 101 班排名第 16,环比增加 10 班,排名上升 2 位。此梯队机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它们一方面积极拓展国内航线,加强与其他枢纽机场的联动;另一方面,逐步开拓国际航线,提升自身在国际航空货运市场的影响力。南宁吴圩作为面向东盟的门户机场,随着中国 - 东盟贸易的日益紧密,其货运业务增长潜力巨大;厦门高崎依托福建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在服务本地产业出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青岛胶东凭借山东半岛的经济实力和地理位置优势,不断提升货运业务规模。

第四梯队:周航班量 < 100 班(14 个)

这一梯队机场数量众多,涵盖了宁波栎社、重庆江北、烟台蓬莱等机场。它们大多服务于本地及周边地区的货运需求,在区域物流体系中扮演着补充角色。部分机场通过特色产业或与电商企业合作等方式,努力提升货运航班量。例如宁波栎社依托宁波发达的港口经济和制造业,在货物运输方面具有一定优势;重庆江北借助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机遇,不断拓展货运业务。但整体而言,这一梯队机场在航线覆盖、设施设备等方面与前面梯队机场存在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和优化运营模式,以提升在航空货运市场中的竞争力。

2025 年第 16 周中国机场(含港澳台)货运航班量 Top30 的数据展现了中国航空货运市场的丰富面貌。各机场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既有稳定的发展态势,又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挑战与机遇。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机场运营者、物流企业以及相关政策制定者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推动中国航空货运行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