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订阅 快讯 资讯 公司新闻

货代圈今日热点 2025年04月07日

来自:Admin发布时间:2025-4-6

01

中美贸易博弈升级:中国 “去美国化” 战略与全球供应链重构

  1. 贸易冲突激化:关税战全面爆发:2025 年春季,全球贸易格局因中美贸易冲突而剧烈震荡。特朗普二次执政后,3 月对华加征 20% 关税,4 月又宣布叠加 34%“对等关税”,总税率最高达 54%,甚至威胁取消中国最惠国待遇。这一系列举措严重冲击中美贸易关系。对此,4 月 4 日中国迅速启动反制行动,4 月 10 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统一加征 34% 关税。此次反制不仅力度大,波及面广,还具有全面性与精准性,除保税与减免税机制外的全部美国产品均受影响,同时设置 “缓冲期”,为企业调整供应链预留时间。
  2. 多维度精准打击:关税外的战略举措:除关税反制,中国还采取一系列精准打击措施。对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中国约占全球稀土加工产能七成,此举直击美国军工、新能源等核心产业供应链。在法律和外交层面,中国向 WTO 起诉美国单边加税行为,将 16 家美国企业列入出口管制名单,11 家涉台军售公司纳入 “不可靠实体清单”。2024 年以来中国在 WTO 对美诉讼胜诉率超 70%,确立了 “多边主义捍卫者” 形象,强化了制度反制。
  3. 供应链替代方案:拓展多元贸易格局:在贸易伙伴方面,中国加速 “去美国化”。东盟与中国互为最大贸易伙伴,2024 年贸易总值达 6.99 万亿元,增长 9.0%。“一带一路” 合作也不断深化,2024 年中国对共建国家进出口占比超 50%。在农产品进口上,南美成为新的主力来源国,大豆、玉米等进口或从美国转向巴西、俄罗斯等。航运巨头也积极布局亚洲 - 南美洲航线,如马士基与达飞轮船推出新航线,中远海运在南美布局。欧洲地区同样重要,中欧班列 2024 年开行 19392 列,发送货物 207.72 万标箱,欧洲高端医疗设备或成美国产品替代首选。此外,“南南合作” 下本币结算体系加快成型,削弱美元主导地位。
  4. 全球供应链重构:“双轨制” 趋势显现:美国全球加征关税,试图打造 “可信供应链” 体系,但成本高昂导致企业外流。而中国通过 “一带一路” 整合资源与技术网络,构建 “区域化生产 + 多式联运” 的全球供应链体系。2024 年中国对非洲和拉美的投资增加,中非进出口贸易增长 4.79%。东南亚国家也因美国对其加征高关税,加速向中国主导的区域合作靠拢。中国对美 34% 关税不仅是贸易反击,更是重构全球贸易格局的开端,正构建多极化全球经贸网络,深刻影响 21 世纪全球供应链与贸易治理方向。
02

国际航协报告:2 月航空货运需求下降,行业警钟敲响

  1. 需求下降,形势严峻:近日国际航协发布的 2025 年 2 月全球航空货运需求定期月度报告显示,全球航空货运总需求按照货运吨公里同比下降 0.1%,国际需求更是下降了 0.4%,这是自 2023 年年中以来的首次下降。这一数据无疑给航空货运行业泼了一盆冷水,此前行业的发展态势被打破,预示着航空货运市场面临着新的挑战。以往持续增长的需求曲线出现下滑,对于众多依赖航空货运的货代、外贸企业来说,意味着业务量可能随之减少,收入面临缩水风险。
  2. 运力变化,喜忧参半:在需求下降的同时,航空货运运力方面也有不同表现。航空货运运力(可用货运吨公里)同比下降 0.4%,不过国际运力却增长了 1.1%。国际运力的增长看似是个积极信号,但结合整体运力下降以及需求的减少,这种增长可能会面临 “尴尬” 局面。一方面,国际运力的增加或许是部分航空公司对国际市场的乐观预期,但另一方面,整体需求的不足可能导致这些新增运力无法得到充分利用,造成资源浪费,进一步压缩航空公司的利润空间。
  3. 行业影响,连锁反应:对于货代企业而言,需求下降意味着他们需要更努力地开拓市场,寻找新的货源,否则将面临业务量下滑的困境。而且,运力的变化也会影响货代企业的成本和定价策略。对于外贸企业来说,航空货运需求下降可能导致运输成本波动,影响产品的最终价格和市场竞争力。生产企业也可能受到牵连,原材料的运输和成品的交付可能出现延迟或成本上升的情况,打乱生产计划。
  4. 未来展望,未雨绸缪:此次航空货运需求的下降给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货代、报关、外贸、生产企业都需要重新审视市场环境,调整战略。企业应该加强市场调研,提前布局,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成本。行业内各方也需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市场变化。
03

特朗普关税新政:全球航运业的 “海啸” 冲击

  1. 关税新政落地,贸易壁垒高筑:4 月 2 日,特朗普政府公布的新关税政策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全球贸易领域掀起惊涛骇浪。一是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产品征收 10% 的基准关税,二是对约 60 个所谓存在不公平贸易行为的国家征收更高关税。专家评估,这将使美国受影响商品进口关税增加近 25%,整体进口关税增加 15 - 20%。如此大幅度的上调,极大增加了全球贸易成本,让国际贸易环境愈发恶劣。这无疑是在全球贸易的道路上设置了重重障碍,严重影响了正常的贸易往来。
  2. 航运业遭重创,集装箱运输承压:关税政策下,航运业首当其冲,集装箱运输更是成为 “重灾区”。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 BIMCO 首席航运分析师尼尔斯・拉斯穆森称,这些关税措施将影响约 80% 的美国进口产品。主要贸易伙伴的报复措施更使全球航运市场动荡加剧。多数集装箱运输货物面临关税上调,集装箱运输企业成本上升、利润压缩,运营和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行业前景一片黯淡。
  3. 市场反应与企业应对策略:面对关税冲击,马士基预计市场会迅速做出反应。在关税生效前,美国可能出现紧急空运订单,同时保税仓储需求增加。企业为规避成本增加,选择空运尽快运入货物,或通过保税仓储推迟清关来降低风险。但这些措施只是权宜之计,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关税带来的问题。
  4. 成本转嫁与供应链困境:美国零售联合会指出,关税政策的额外成本最终会转嫁给美国企业和消费者。而且在短时间内,企业很难调整供应链和运营策略来应对冲击。供应链规划因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陷入 “瘫痪”,企业无法准确预测成本和需求,难以做出合理决策,这对整个供应链的稳定运行造成了极大困扰。
  5. 贸易不平衡与连锁反应:新关税政策可能加剧贸易不平衡,Flexport 首席执行官 Ryan Petersen 的数据显示,美国港口空箱率大幅攀升。这增加了航运企业成本,降低资源利用效率。港口行业也面临挑战,小型港口尤其脆弱,贸易量下降使其经营困难。关税政策的连锁反应还延伸至地方经济,依赖特定产业的地区经济增长受到严重影响。
  6. 经济影响深远与技术破局: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分析显示,关税上调对全球经济影响巨大。而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分析师拉斯穆森表示实际影响可能更严重。不过,技术或许能成为缓解冲击的关键。行业领导者正转向人工智能解决方案,通过优化算法提高集装箱利用率和航线规划效率,为行业发展寻找新出路。
  7. 未来展望:转型与变革迫在眉睫: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给全球航运业带来巨大挑战,但也促使行业加速转型变革。航运企业需创新应对,加强合作沟通,探索新模式。全球航运业正处于转型与变革的十字路口,未来充满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