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坚持加征关税:当地时间 2 月 24 日,特朗普在白宫与法国总统马克龙会谈后的联合记者会上称,将 “按时” 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征关税,且推进 “非常快”。此前,他本月 1 日签署行政令,对墨加产品加征 25% 关税(对加能源产品加税 10%),3 日虽宣布暂缓 30 天实施并继续谈判,但相关加征关税措施仍将于 3 月 4 日生效。特朗普还抱怨美国受到众多贸易伙伴 “恶劣对待”,声称 “被占了便宜”。
加拿大强力报复:面对美国征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毫不含糊。通过社交媒体表明加拿大已做好准备,将对价值 1550 亿加元的美国产品征收 25% 关税,其中 300 亿加元商品 2 月 4 日生效,1250 亿加元商品 21 天内生效。此外,加拿大还在考虑包括关键矿产、能源采购等非关税措施。
墨西哥强硬反制:墨西哥总统辛鲍姆回应美国加征关税,指示经济部长启用 “B 计划”,向美国输墨产品加征关税。她强调墨西哥在国际交往中平等独立,有能力应对任何情况。
这场美加墨之间的关税战,让地区贸易局势风云变幻。对于货代、报关、外贸、生产企业而言,无疑是巨大挑战。相关企业需密切关注局势变化,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整体态势向好:2025 年第 8 周(2 月 17 日 - 2 月 23 日)内地机场货运航班量 Top30 数据亮眼。Top30 周货运航班量合计达 6026 班,时隔 3 周再度突破 6000 班,环比增加 667 班,涨幅 12.45%;同比更是增加 2270 班,增长 60.44%。这表明内地机场货运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复苏与增长势头,为货代、报关、外贸、生产企业带来积极信号。
多数机场航班量上涨:Top30 中周货运航班量环比有 28 家上涨。鄂州花湖、郑州新郑、深圳宝安航班增量领先,均超 75 班,成为推动货运航班量增长的主力军。不过,青岛胶东和乌鲁木齐地窝堡出现微降情况。
排名格局相对稳定:排名方面,整体趋稳。上海浦东、深圳宝安、鄂州花湖稳居前三甲,4 - 11 名排名环比未变,其他排名虽有变动但幅度不大。不同梯队的机场也各有表现,第一、二梯队排名稳定,第三梯队 1 升 2 平 1 降,第四梯队 5 升 6 平 3 降,第五梯队 1 升 1 平 1 降 。
企业需把握机遇:对于货代、报关、外贸、生产企业而言,航班量的增长意味着更多的运输选择和更高效的物流服务。各机场排名和航班量的变化,也为企业调整物流策略提供了参考。企业应密切关注这些动态,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和时间,降低物流成本,提升运营效率。
运价普遍下降:最新德鲁里世界集装箱指数(WCI)显示,全球综合运价周环比下降 10%,降至每 40 英尺 2795 美元,已接近去年 4 月水平。跨太平洋航线对船公司而言形势严峻,美东和美西现货运价两位数下跌,跌幅超亚欧航线。上海至洛杉矶航线 WCI 指数环比跌 11% 至 3888 美元 / 40 英尺,上海至纽约航线跌 13% 至 5126 美元 / 40 英尺,原因是春节后工厂生产未完全恢复,货量有限,船公司竞争激烈。
亚欧航线情况:亚欧航线运价也在下滑,上海至鹿特丹航线 WCI 费率周降 9% 至 2618 美元 / 40 英尺,上海至热那亚航线降 8% 至 3837 美元 / 40 英尺。市场运输需求缓慢复苏,但货量不足以维持高装载率,导致运费持续走低。
船公司上调运价:为扭转价格低迷,船公司 3 月初陆续上调 GRI。赫伯罗特、MSC 等纷纷宣布从 3 月 1 日起上调不同航线的 FAK 费率。然而,德路里警告,船公司若想平衡供需,在涨价同时可能需进一步削减运力,否则运价将继续下降。
未来形势严峻:随着 3 月临近,运力激增会给运价施压,降低船公司此次运价上调成功的可能性。而且联盟重组完成后,亚欧航线托运人实际运力备受关注,新船舶共享协议达成后,亚洲至北欧航线运力可能同比下降多达 11%,这无疑将进一步左右运价走势。对于货代、报关、外贸、生产企业来说,需密切关注运价动态,合理规划运输安排。
2025-4-17
2025-4-16
2025-4-15
2025-4-14
2025-4-13
2025-4-10
2025-4-9
202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