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订阅 快讯 资讯 公司新闻

货代圈今日热点 2025年02月19日

来自:Admin发布时间:2025-2-18

01

突发!MSC Baltic III 轮搁浅,海上救援与后续隐忧并存

当地时间 2025 年 2 月 15 日早晨,一场海上危机在纽芬兰西海岸上演,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1. 事故突发:狂风巨浪中的搁浅悲剧
    当日清晨 4:35,由 MSC 公司运营的集装箱船 MSC Baltic III 轮在距 Bay of Islands 入口约 12 海里海域发出求救信号。冬季风暴肆虐,风速高达每小时 120 公里,海浪涌起 6 米之高。在这般恶劣海况下,船只失去动力,无法停泊或抛锚,最终在 Lark Harbour 以西的 Wild Cove 海岸搁浅。这艘建造于 2003 年、运力 2478TEU、悬挂利比里亚船旗、租给 MSC 运营并部署在 CGB 航线上的货船,瞬间陷入绝境。

  2. 紧急救援:争分夺秒的生命接力
    加拿大海岸警卫队迅速响应。103 搜救中队的 Cormorant 直升机于上午 9:15 抵达,成功空降 20 名船员。413 搜救运输中队的 CC - 130H Hercules 飞机也赶来支援。“亨利・拉森号” 不仅协助救援,还留在事发区域。多个紧急响应单位,包括本地消防队和医疗服务团队,共同参与这场生命救援接力,最终成功挽救了 20 名船员的生命。

  3. 后续关注:环境危害与公众关切
    此次事故发生在 1982 年 Ocean Ranger 海上灾难 43 周年之际,更添沉重。随着船员获救,加拿大海岸警卫队将目光转向潜在的海洋环境危害,与运营方紧密合作,采取应急措施。“亨利・拉森号” 待命,相关设备和人员奔赴现场。这起事件在纽芬兰及拉尔克港附近引发广泛关注,居民和家属牵挂船员安危。纽芬兰省省长安德鲁・弗里在社交媒体致谢救援人员。同时,事故唤起公众对海上安全和船员家属的关注,让人们看到船员家属面对意外时的巨大压力。

  4. 迷雾待解:事故原因与影响评估进行时

    目前,事故具体原因仍未确定,后续调查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所有相关单位全力评估事故原因及环境影响。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关乎海上运输安全的未来,而这次事件也给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

02

2025 年第 7 周内地机场货运航班量:升降之间,机遇尽显

2025 年第 7 周(2 月 10 日 - 2 月 16 日)内地机场货运航班量 Top30 新鲜出炉,数据背后,是行业的活力涌动与格局变迁。


  1. 整体向好,增长迅猛
    Top30 周货运航班量合计达 5380 班,环比增加 2104 班,增长 64.22%;同比增加 3580 班,增长 198.89%。这一数据简直是火箭式上升,充分展现出内地航空货运市场的强劲复苏势头。如此大幅度的增长,无疑为货代、报关、外贸、生产企业带来了更多的货运选择和发展机遇。

  2. 多数上扬,个别微调
    Top30 中周货运航班量环比 29 家上涨,仅有乌鲁木齐地窝堡微降 1 班。鄂州花湖、上海浦东、深圳宝安增加量领衔,均超 240 班。鄂州花湖更是凭借 356 班的增量,排名上升 3 位至第三。这几家机场的突出表现,彰显了其在货运市场的强大竞争力和发展潜力。而乌鲁木齐地窝堡的微降,只是整体向好趋势中的小小涟漪。

  3. 梯队分明,排名有别
    从各梯队来看,上海浦东以 801 班稳居榜首,深圳宝安紧随其后,鄂州花湖强势升至第三,形成第一梯队。广州白云、郑州新郑等机场构成第二梯队。不同梯队的机场在航班量上差距明显,也反映出市场资源的分配情况。排名的升降,更是机场运营策略、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像宁波栎社环比增加 59 班,排名上升 22 位,堪称 “逆袭” 典范,值得其他机场借鉴学习。

  4. 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对于货代、报关、外贸、生产企业而言,这些数据就是市场的风向标。航班量的增加意味着运输效率可能提升,企业可以更灵活地安排货物运输。但同时,各机场竞争激烈,排名变化频繁,企业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精准选择合作机场,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03

战火中的航运重启:乌克兰港口航线恢复引关注

近日,乌克兰局势下的航运领域有了新动态,法国达飞(CMA CGM)再次开通至乌克兰敖德萨港的航线,引发行业关注。


  1. 达飞重启,首航归来
    当地时间 2 月 7 日,集装箱船 Lila Canada 轮挂靠敖德萨港,这是自 2022 年俄乌战争爆发后,达飞首次挂靠乌克兰港口。该船从伊斯坦布尔出发,穿越黑海抵达。早在去年 12 月底,分析公司 Alphaliner 就曾有报道,达飞将于今年重返乌克兰,且下一班船预计 2 月 21 日到达敖德萨港,不过达飞官方尚未对此表态。

  2. 同行先行,竞争有态
    达飞并非唯一重新挂靠乌克兰港口的大型集装箱运输公司。去年 5 月底,德国船公司赫伯罗特成为第一家提供往返乌克兰集装箱运输服务的干线运营商。地中海航运 MSC 去年 6 月在土耳其和乌克兰之间推出支线服务,马士基去年 10 月中旬开通通往敖德萨附近 Chornomorsk 港的新支线服务。这些公司的行动,反映出乌克兰市场在航运业的吸引力,即便在战争局势下,各方仍在努力寻找业务拓展的机会。

  3. 战争阴影,港口危机
    敖德萨港因其对乌克兰农产品出口,尤其是粮食出口的重要性,经常受到俄罗斯攻击。乌克兰媒体 Dumskaya 报道,周五晚上,乌克兰空军击落 78 架据称瞄准港口基础设施的无人机。这表明,尽管有航运公司重启航线,但港口运营始终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之下,随时面临威胁,运营稳定性面临巨大挑战。

  4. 和平曙光,谈判希望
    上周三,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和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通了 90 分钟电话,随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称两国将 “立即” 开始谈判结束战争。若战争能通过谈判结束,对于乌克兰港口航运业无疑是重大利好,将为货代、报关、外贸、生产企业恢复在该地区的正常业务往来创造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