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税终裁引争议,中欧贸易关系面临考验
当地时间8月20日,欧盟委员会(以下简称“欧委会”)正式向相关方披露了对从中国进口的纯电动汽车征收最终反补贴税的决定草案,这一决定不仅在中国汽车业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也触动了欧洲乃至全球汽车产业链的敏感神经。此次反补贴税率的设定,特别是针对比亚迪、吉利、上汽集团等中国主要电动汽车制造商的高额税率,无疑为中欧汽车贸易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
欧委会在终裁披露中,对比亚迪、吉利、上汽集团等中国车企分别设定了17.0%、19.3%、36.3%的反补贴税率,而对其他合作公司和非合作公司则统一征收21.3%和36.3%的税率。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作为中国出口商被单独列出,税率为9%,这一特殊待遇或许与其在欧洲市场的布局和影响力有关。然而,欧委会决定不追溯征收反补贴税,或许是对市场稳定的一种考量,但并未能平息业界的争议。
中国机电商会迅速对此作出反应,表示中国电动汽车企业正密切关注欧盟反补贴调查的进展和结果,并将据此评估赴欧投资的风险与收益。对于希望吸引中国车企投资的欧盟国家而言,这一决定无疑增加了不确定性,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才是吸引外资的关键。
欧洲车企巨头如宝马、大众、奔驰等也纷纷表达了对欧盟委员会决策的担忧。他们认为,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不仅违背了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的原则,还可能损害欧洲汽车行业的全球竞争力。在临时征税期间,中国电动车品牌在欧洲市场的表现强劲,市占率高达11%,显示出中国电动汽车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和潜力。
中方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对此次终裁披露表示了强烈不满和高度关切。他指出,欧方在调查过程中存在预设结论、违背世贸组织规则等问题,并未充分吸纳中方意见。中方强调,以“公平竞争”为名行“不公平竞争”之实,将扰乱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损害欧盟消费者利益,并破坏欧盟自身的绿色转型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大局。
面对中欧汽车贸易的紧张局势,中方呼吁欧方保持理性和务实态度,加快探讨妥善解决方案,避免贸易摩擦升级。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捍卫中国企业的正当权益,维护中欧贸易关系的稳定和发展。
此次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税的终裁披露,不仅是中欧汽车贸易争端的一个关键节点,也是全球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格局变化的一个缩影。未来,中欧双方如何在贸易争端中寻找共识,维护双方利益,将是摆在双方面前的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