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航运物流市场旺季遇冷,运费大幅回调背后的多重因素
每年7至8月,作为全球航运物流市场的传统旺季,往往伴随着货量的激增和运费的上涨。然而,今年的旺季却显得异常冷清,运费不仅未能如期上涨,反而出现了显著的回调趋势。这一现象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与深思。
据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12日,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3674.86点,较上期下跌1.6%,其中美线运费的疲态尤为明显。美东运费上周下跌0.6%,美西运费更是大幅下跌5.5%,这是过去三个月来美东美西运费首次同时出现下跌。这一变化打破了市场对于旺季运费持续上涨的预期,预示着航运市场正步入一个新的调整阶段。
回顾此前,各大班轮公司曾计划在7月1日起对美西和美东运费进行大幅上涨,然而实际涨幅却远未达到预期。随着地中海航运等业界龙头接连放弃原定推涨计划,北美运费应声下跌。美西大柜运费从7月初的8000-8500美元区间迅速回落至6000-6500美元,部分船公司甚至出现了“5字头”的运费。美东运费虽然仍保持在9000美元以上,但“运费过万”的盛况已成昙花一现,个别船公司已出现“8字头”的卖价。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航运市场旺季遇冷的局面呢?以下是壹航运梳理的影响运费市场的四大利空因素:
一、新加坡港拥挤缓解。新加坡港作为全球重要的航运枢纽,其运营效率对全球航运市场具有重要影响。近期,新加坡港启用新泊位,船舶等待时间大幅缩短,从5月下旬的一周左右缩短至目前的不到2天。这一变化有效缓解了港口拥堵问题,提升了物流效率,从而降低了运费上涨的压力。
二、巴拿马运河水位回升。巴拿马运河作为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重要水道,其通行能力对全球航运市场具有重要影响。随着雨季的到来,巴拿马运河的水位回升,每日可通行船数快速上升。从5月16日的24艘放宽到7月22日的34艘,再到8月5日的35艘,这一变化提升了运河的通行效率,降低了船舶等待时间和运输成本。
三、非海运联盟运力大量进入市场。海运联盟通过抱团拉抬运价的方式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主导了市场走势。然而,随着海运价格的上涨,大量非海运联盟的航商被吸引进入市场,投入大量船舶争抢货源。以美西线为例,非海运联盟运力占比已从2023年10月的15%低点拉高到目前的30%,这明显冲击了海运联盟船公司对运价的控制力。
四、新船爆量且即将下水订单庞大。全球集装箱船队运力持续增长,2024年7月15日已超过3022万标箱。此外,未来几年内还将有大量新船下水,供给过剩成为长期趋势。这一趋势将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降低运费水平。
综上所述,全球航运物流市场旺季遇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港口拥堵缓解、运河通行能力提升到非海运联盟运力增加、新船供给过剩等因素共同作用下,航运市场正步入一个新的调整阶段。未来一段时间内,运费水平或将继续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而波动。对于航运企业来说,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灵活调整经营策略以应对市场变化带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