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7 月新疆外贸 3210.2 亿增 27.3 民企占比超九成
2025 年以来,新疆外贸持续释放 “稳中有进、质效提升” 的积极信号。乌鲁木齐海关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 7 个月,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达 3210.2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27.3%;其中 7 月单月进出口 403.9 亿元,同比增长 23.5%,在区域协同、业态创新、主体活力与市场拓展等维度均呈现亮眼表现,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增长极。
区域协同:北疆领跑、南疆追赶,4 大地州贡献近八成增量
从地理布局看,新疆外贸呈现 “北疆领跑、南疆稳健、头部带动” 的格局。北疆地区凭借口岸资源、产业基础与物流网络优势,前 7 个月进出口值同比增长 30.6%,占全疆外贸总值的 70.2%,是拉动外贸增长的核心引擎;南疆地区虽基数相对较低,但也以 20.1% 的增速稳步向前,进出口值达 957 亿元,区域发展差距逐步缩小。
在地州市层面,“头部效应” 尤为显著。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喀什地区、乌鲁木齐市、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4 个 “主力” 地州市,合计贡献全疆 78.9% 的进出口值,成为外贸增长的 “压舱石”。与此同时,阿克苏地区、塔城地区等后发区域增速亮眼,其中塔城地区进出口增速位居全疆第二,展现出 “多点开花” 的良好态势 —— 这既得益于当地特色农产品(如棉花、林果)出口升温,也与边境口岸通关效率提升密切相关。
业态创新:跨境电商暴增 334.7%,一般贸易、边民互市齐发力
今年前 7 个月,新疆外贸业态创新活力十足,跨境电商成为最亮眼的 “增长极”。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数据显示,新疆跨境电商出口值同比激增 334.7%,依托 “中欧班列 + 跨境电商”“边境口岸 + 海外仓” 等模式,当地电子产品、轻工制品等通过跨境电商渠道快速进入中亚、欧洲市场。例如,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的跨境电商监管中心,通过 “清单核放、汇总申报” 模式,实现货物 “当日申报、当日通关”,大幅缩短了出口周期。
传统贸易业态同样表现强劲。前 7 个月,新疆一般贸易进出口值同比增长 88.9%,占全疆外贸总值的 52.7%,首次超过五成,标志着新疆外贸从 “通道型” 向 “产业型” 转型迈出关键一步 —— 这背后是新疆本地制造业升级,如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产能释放,带动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增加。此外,边民互市贸易也迎来爆发,进口值同比增长 78.4%,通过 “边民 + 企业” 合作模式,中亚的优质农畜产品(如牛羊肉、奶制品)经边民互市进入国内市场,既丰富了国内消费选择,也带动了边境地区就业增收。
主体活力:3396 家企业 “出海”,民企占比超九成成绝对主力
外贸主体数量与质量的双提升,是新疆外贸韧性的重要支撑。前 7 个月,全疆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达 3396 家,同比增加 25.4%,平均每天新增 1.6 家外贸企业,市场主体 “出海” 热情持续高涨。其中,民营企业凭借灵活的经营模式、敏锐的市场嗅觉,成为绝对主力:民营企业数量同比增长 24.8%,进出口值占全疆外贸总值的 94.1%,同比增长 29.3%,直接拉动全疆外贸增长 27.1 个百分点 —— 这意味着,新疆外贸的增长几乎全部由民营企业贡献。
从行业分布看,民营企业的优势领域集中在农产品出口、边境小额贸易与跨境电商。例如,喀什某民营果品企业通过标准化加工,将当地红枣、核桃加工成休闲食品,出口至中亚、俄罗斯市场,前 7 个月出口额同比增长 120%;乌鲁木齐某跨境电商企业则在哈萨克斯坦设立海外仓,为当地电商平台提供 “最后一公里” 配送服务,带动国产小家电出口量翻倍。
市场拓展:“朋友圈” 扩至 223 国,新兴市场增速超 100%
今年以来,新疆积极拓展多元化贸易市场,“朋友圈” 持续扩容。前 7 个月,新疆已与全球 223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同比增加 8.3%,从传统的中亚、俄罗斯市场,逐步延伸至东南亚、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
其中,新兴市场开拓成效尤为显著: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值同比增长 98.5%,对东盟增长 99.5%,对非洲更是实现 121.6% 的爆发式增长 —— 通过参加东南亚食品展、非洲贸易博览会等活动,新疆的番茄酱、光伏组件、工程机械等产品成功打开当地市场。与此同时,作为新疆外贸的 “基本盘”,共建 “一带一路” 国家仍占据核心地位,前 7 个月进出口值同比增长 17.5%,占全疆外贸总值的 85.3%,凸显出新疆在 “一带一路” 建设中的枢纽作用。
未来可期:口岸改革提速,降本增效助力外贸高质量发展
对于下一步发展,乌鲁木齐海关明确了 “深化改革、降本增效” 的方向。一方面,持续推进 “公路口岸 + 属地直通”“智慧铁路口岸 + 属地快速通关” 改革 —— 例如,霍尔果斯口岸通过 “无感通关” 系统,实现货运车辆 “秒过闸”;阿拉山口口岸则依托 “铁路口岸智慧通关平台”,将列车通关时间压缩至 2 小时以内。另一方面,聚焦 “农产品出口” 与 “中亚农食产品进口” 两大重点:通过优化农产品检验检疫流程,助力新疆棉花、林果、蔬菜等出口降本增效;同时扩大中亚输华农食产品种类,如哈萨克斯坦的小麦、乌兹别克斯坦的樱桃等,进一步丰富双边贸易品类。
随着新疆自贸试验区建设深入推进、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功能完善,以及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新业态持续发力,新疆外贸有望在 “稳规模、优结构、提质量” 的道路上持续迈进,为我国向西开放和外贸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 “新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