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LOGIS共勤外贸服务
咨询热线:17704216556

需求疲软运力过剩,下半年海运费承压下行

全球海运市场正遭遇一场 “寒流”。需求走弱与运力供过于求的双重压力下,今年下半年海运费或将进一步下滑,贸易航线的重构与关税政策的波动,更让这场下行趋势充满变数。

从数据来看,海运价格的下跌早已显现。据航运分析公司 Xeneta 统计,6 月 1 日以来,亚洲至美国西海岸、东海岸的集装箱平均即期运价分别大跌 58% 和 46%。即便 5 月底至 6 月初,因托运人争抢 90 天关税暂缓期窗口,运价曾短暂反弹,但运力过剩的基本面迅速将其打回原形。“全球存在严重的运力过剩,这种情况将持续影响市场。”Xeneta 首席技术与数据官德维塔的判断,道出了行业的普遍担忧。

运力过剩的背后,是航运公司对市场红利的追逐与需求降温的错配。敦豪全球货运物流亚太区首席执行官尼基・弗兰克指出,初夏亚洲至北美运价短暂激增时,承运商迅速增加太平洋航线运力,然而需求动能很快减弱,过剩问题愈发凸显。更严峻的是,下半年还有更多新船投入市场,海运解决方案提供商 Veson Nautical 分析师贾尔・米尔福德预计,这将让运价持续承压,叠加关税政策与全球需求放缓,市场压力难言缓解。

贸易环境的复杂性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波动。中国至美国的贸易受抑制,欧盟经济不景气,使得航次取消成为常态。与此同时,地缘政治因素带来航线调整 —— 受也门胡塞武装袭击影响,部分承运商绕过红海;为规避关税,一些船只绕开美国港口。这些更长的航程消耗了超过 10% 的集装箱船供应,使得运力利用率维持在 86% 至 87% 的 “健康水平”,却也暗藏隐忧:杰富瑞研究发现,7 月美国即期订舱数据显示运输量可能下滑,跨太平洋运费或跌至年内最低,仅欧洲和拉丁美洲等市场运价暂居高位。

这场海运费的下行浪潮,既是市场供需失衡的必然结果,也是全球贸易格局调整的缩影。对于货主而言,短期运价下跌意味着成本降低,但长期运力过剩可能引发行业洗牌;对于航运企业,如何在需求疲软期平衡运力与收益,将是下半年的严峻考验。海运市场的 “寒冬” 已至,而其影响,或许才刚刚开始显现。

SHARELOGIS LTD, 环球物流,本地服务 LOCAL'S GLOBAL LOGISTICS @Copyright 2018 朝阳共勤外贸服务有限公司 辽ICP备18014289号-7

企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