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第 15 周中国机场货运航班量分析:整体增长,格局有新变
在 2025 年第 15 周(4 月 7 日 - 4 月 13 日),中国机场(含港澳台)货运航班量 Top30 榜单新鲜出炉,展现出货运航空领域的新动态。整体来看,Top30 周货运航班量合计达 8295 班,呈现出积极的增长态势,环比增加 201 班,增长率为 2.48%,在近期市场环境中逆势反弹。与去年同期相比,更是增加了 680 班,涨幅达 8.93%,已连续 9 周实现增长,这一数据反映出中国航空货运市场的活力与韧性。
从环比变化来看,Top30 中有 14 家机场的周货运航班量有所增加。深圳宝安和鄂州花湖表现突出,成为增量的领军者,增量均超 50 班。深圳宝安机场凭借其强大的物流辐射能力和不断优化的货运服务,本周环比增加 66 班,显示出其在华南地区货运枢纽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巩固。鄂州花湖机场作为新兴的航空货运枢纽,本周环比增加 51 班,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正逐渐释放出强大的货运潜力。另外,有两家机场与上周持平,14 家机场环比减少,市场竞争格局在动态变化中。
在排名方面,前 12 名机场保持稳定,展现出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稳定性。香港机场、上海浦东、鄂州花湖、深圳宝安、广州白云稳居前五,持续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香港机场以 1609 班的周货运航班量稳居第一,环比增加 24 班,作为国际知名的航空货运枢纽,香港机场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先进的设施以及广泛的航线网络,持续引领中国机场货运航班量。上海浦东机场以 918 班排名第二,尽管环比减少 1 班,但凭借深厚的航空货运底蕴和国际化的运营模式,依然是国内航空货运的核心力量。
在第二梯队,郑州新郑以 463 班排名第 7,环比减少 23 班;南京禄口以 357 班排名第 8,环比减少 8 班;杭州萧山以 313 班排名第 9,环比增加 20 班;成都双流以 238 班排名第 10,环比增加 14 班;北京首都以 236 班排名第 11,环比增加 16 班。这些机场在各自的区域发挥着重要的货运枢纽作用,航班量的变化也反映出区域经济发展和物流需求的动态变化。
第三梯队中,无锡硕放以 138 班排名第 12,环比增加 3 班,排名无变化。乌鲁木齐天山以 125 班排名第 13,环比增加 15 班,排名上升 2 位,反映出其在西部地区航空货运市场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南宁吴圩以 121 班排名第 14,环比减少 4 班,排名下降 1 位;厦门高崎以 110 班排名第 15,环比减少 2 班,排名下降 1 位。
第四梯队的 15 个机场中,烟台蓬莱以 98 班排名第 16,环比增加 6 班,且已连续 10 周增长,发展态势良好。宁波栎社以 97 班排名第 17,环比增加 7 班,排名上升 1 位;青岛胶东以 91 班排名第 18,环比减少 1 班,排名下降 2 位;昆明长水以 88 班排名第 19,环比持平,排名无变化;重庆江北以 87 班排名第 20,环比减少 1 班,排名下降 1 位。此外,西安咸阳与天津滨海均以 71 班并列第 21,前者环比减少 4 班,排名无变化,后者环比减少 3 班,排名上升 1 位。芜湖宣州以 66 班排名第 23,环比增加 18 班,排名上升 7 位,发展势头强劲。南通兴东以 63 班排名第 24,环比减少 2 班,排名下降 1 位;温州龙湾以 62 班排名第 25,环比增加 4 班,排名上升 1 位;沈阳桃仙以 58 班排名第 26,环比减少 1 班,排名下降 1 位;太原武宿与澳门机场均以 55 班并列第 27,前者环比减少 7 班,排名下降 3 位,后者环比减少 1 班,排名无变化。济南遥墙与泉州晋江均以 54 班并列第 29,前者环比减少 2 班,排名下降 2 位,后者环比增加 2 班,排名无变化。
总体而言,2025 年第 15 周中国机场货运航班量在增长中呈现出丰富的变化。头部机场继续保持领先优势,部分新兴机场和区域枢纽机场也在通过自身的发展努力提升市场份额,这不仅反映了各机场自身的运营策略和发展成效,也与国内及国际经济贸易、电商发展等宏观因素密切相关。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各机场间的竞争与合作态势将持续演变,共同推动中国航空货运市场迈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