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代圈今日热点 2025年04月10日
1
美关税政策突变:Shein、Temu 及中国外贸企业的严峻挑战
- 关税政策调整回顾:美东当地时间 4 月 8 日下午,美国白宫发布特朗普签署的最新行政命令,将 Shein 和 Temu 使用的中国最低限度包裹的关税大幅提高至 90%。此前在 4 月 3 日,特朗普推出全球 “对等关税”,宣布取消对来自中国内地及中国香港地区 800 美元以下商品关税豁免,终止时间为 2025 年 5 月 2 日凌晨 12:01。取消豁免后,相关商品需缴纳其价值 30% 或每件 25 美元的关税(2025 年 6 月 1 日之后,每件增加至 50 美元),5 月 2 日生效。而此次 4 月 8 日的最新行政命令,针对中国电商平台 Shein 和 Temu 上 800 美元以下商品的关税更是提高两倍,从 30% 升至 90% 或每件包裹 75 美元,6 月 1 日之后将提高到 150 美元。
- 对电商平台的冲击:这一系列关税政策调整,对 Shein 和 Temu 等中国电商平台而言,无疑是沉重打击。关税的大幅提升,直接增加了商品成本。以原本价值 800 美元以下的商品为例,按照新政策,关税从原本的可能 240 美元(30% 税率计算),提升至最高 720 美元(90% 税率计算),6 月 1 日后更是高达 1200 美元(以每件包裹 150 美元计算)。这将严重削弱这些电商平台商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竞争力,可能导致销量大幅下滑,市场份额受损。
- 对中国外贸行业的影响:对于中国整个外贸行业来说,此次关税调整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Shein 和 Temu 作为中国电商出口的代表,背后关联着众多的供应商和生产企业。电商平台销量下降,会直接传导至供应链上游,导致相关企业订单减少,生产规模受限,甚至可能引发裁员、倒闭等一系列连锁反应。而且,这一政策可能引发其他国家效仿,进一步恶化中国外贸的国际市场环境。
- 行业警示与呼吁:中国的货代、报关、外贸、生产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这些政策变化。这不仅关乎单个企业的生存发展,更影响着整个行业的未来走向。
航空货运与客运:一季度数据背后的行业脉动
- 厦门空港:货邮吞吐量的起伏增长:今年一季度,厦门空港的货邮吞吐量成绩斐然,总计达 9.30 万吨,同比增长 6.16%。从单月数据来看,呈现出一定的波动。1 月完成 3.57 万吨,同比增长 8.75%,为季度开了个好头;2 月为 2.34 万吨,同比下滑 1.75%;到了 3 月,吞吐量猛增至 3.39 万吨,同比增长 9.3%。这种起伏增长的态势,反映出市场需求的动态变化以及空港运营策略的调整。
- 西双版纳嘎洒机场:货邮吞吐量创新高:截至 4 月 6 日,西双版纳嘎洒机场在 2025 年的货邮运输方面表现亮眼。货邮吞吐量已突破 1 万吨,较去年同期净增量达 1453 吨,同比增长 17%,这一成绩已完成年度任务指标的 43%,创下同期历史新高。一季度机场日均货邮吞吐量达 105 吨,日货邮吞吐量最高更是达到 141 吨。如此出色的成绩,彰显了该机场在区域航空货运市场的强劲发展势头。
- 济宁大安机场:客货并举的蓬勃发展:今年一季度,济宁大安机场在货邮运输和旅客服务方面都取得了显著增长。货邮吞吐量完成 667.55 吨,同比增长 94.16%,旅客吞吐量达 38 万人次,同比增长 41.05%,安全保障航班 3289 架次,同比增长 44.38%。这一系列数据表明,济宁大安机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客货并举的局面逐步形成。
- 国货航:货机扩张带来的业绩飞跃:国货航在一季度也迎来了业绩的大幅增长。据 4 月 8 日披露的业绩预告,预计 2025 年第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 5.16 亿至 5.92 亿元,同比增幅达 99.97%-129.42%。这一显著增长主要得益于货机机队规模的显著扩张,航空货运服务、航空货站服务及综合物流解决方案三大业务协同发力。货机运营能力的提升带动运输效率改善,各业务线的良性发展,为国货航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了优势。
美关税政策下货运市场的 “风暴眼”:货量、运价与长约的艰难博弈
- 出货受阻:贸易 “寒冬” 初现:受川普政府对等关税政策冲击,货运市场哀鸿遍野。中国输往美国的货物,有 35% - 40% 已暂停出货,越南暂停出货比例超三成,跨境电商出货量更是惨遭腰斩。这不仅是数字的下滑,更是无数企业订单的流失、利润的缩水,货运行业仿佛一夜入冬,寒意刺骨。
- 运价观望:暴风雨前的宁静:船公司在这场风暴中持观望态度,本月中之前运价虽保持不变,但航班班次却进一步减少。这是一种无奈的平衡,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不敢轻易调整运价,却又不得不通过减少班次来降低运营成本。然而,这种宁静能维持多久?市场都在拭目以待。
- 货量预估:全年阴霾笼罩:据超大型货代公司预估,今年全年整体货量将减少一成以上。这意味着整个产业链都将面临收缩,从生产企业到货代公司,从船运公司到港口,都将承受巨大压力。货物运输量的大幅减少,必然导致收入降低,许多企业将面临生存挑战。
- 关税博弈:迷雾中的长约谈判:新关税政策带来诸多不确定性,美线五月长约协商签署困难重重。特朗普政府的高额关税、港口费及取消关税豁免等举措,让货方拒绝按去年长约价加高 300 - 400 美元。亚洲籍大型船公司高层估计今年美西航线长约平均价在 1700 美元上下。回顾过去,长约价不断变化,而如今在关税阴影下,长约市场更是一片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