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LOGIS共勤外贸服务
咨询热线:17704216556

货代圈今日热点 2025年04月02日

01

特朗普关税政策与出访计划:搅动全球经济的风云变幻

  1. 关税细节迷雾渐显:当地时间 3 月 31 日,特朗普透露可能在 4 月 1 日晚或 4 月 2 日宣布关税细节,还称美国会 “非常友好”,部分关税或大幅降低,且强调 “关税计划已经制定”。白宫早些时候也说明,特朗普预计 4 月 2 日抉择并宣布相关关税政策细节。此前,特朗普在不同时间多次提及关税相关事宜,3 月 6 日称对墨西哥、加拿大加征的 25% 关税暂缓至 4 月 2 日,3 月 4 日重申 4 月 2 日开始征收对等关税,农产品关税也于该日生效。这一系列表态,让全球市场对美国即将实施的关税政策充满担忧与猜测。这种不确定性犹如一颗巨石投入经济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各国企业和投资者都绷紧了神经,密切关注着美国的一举一动。
  2. 决策背后团队身影: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表示,财政部长贝森特、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等众多高层向特朗普提出了计划,且该计划无豁免条款,她还对关税计划对股市影响 “不以为然”。然而,这种态度并不能消除市场的担忧。事实上,关税政策的实施将对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股市的波动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许多依赖美国市场的企业面临着成本上升、订单减少的风险,而美国本土企业也可能因供应链的紊乱受到牵连。这一决策背后,反映出美国内部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而最终的结果将由全球经济来共同承担。
  3. 关税协议的模糊地带:特朗普在 3 月 28 日暗示,任何关税协议都将在 4 月 2 日关税措施生效后达成。这种模棱两可的表态,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对于其他国家而言,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压力。一方面,它们需要应对即将到来的关税冲击,调整自身的贸易策略;另一方面,又要寄希望于未来能与美国达成有利的协议,在这种两难的境地中艰难抉择。而美国这种先实施关税,再谈判协议的做法,无疑是将自身的利益诉求置于首位,忽视了全球经济的协同发展。
  4. 出访沙特的变数与投资:3 月 31 日,特朗普表示可能 4 月访问沙特阿拉伯,也许稍晚,还称沙特将向美国企业投资 1 万亿美元。白宫回应称出访行程仍在考虑中,尚无具体计划。这一消息同样引起广泛关注,沙特的巨额投资若能落实,将对美国经济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可能引发地缘政治和经济格局的变化。对于全球经济而言,美国与沙特之间的互动充满变数,这种不确定性将给国际贸易和投资带来新的挑战。
02

2025 年第 13 周中国机场货运航班量剖析:波动中暗藏行业新趋势

  1. 整体态势:增减交织现微妙变化:2025 年第 13 周(3 月 24 日 - 3 月 30 日)中国机场(含港澳台)货运航班量 Top30 新鲜出炉。Top30 周货运航班量合计 8555 班,环比减少 24 班,下降 0.28%,迎来春节后的首次下滑;同比却增加 866 班,增长 11.26%。这种环比下降、同比上升的复杂态势,反映出货运市场正处于微妙的调整阶段,既受近期市场动态的影响,又展现出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这一变化无疑给货代、报关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企业需要敏锐捕捉市场信号,及时调整运营策略。
  2. 涨跌分化:各机场表现参差不齐:Top30 中,周货运航班量环比呈现明显的涨跌分化。15 家机场航班量上涨,郑州新郑、烟台蓬莱、香港机场增量领先,均超 10 班,显示出这些机场货运业务的强劲增长势头;北京大兴与上周持平。而 14 家机场环比下降。这种分化背后,是各机场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以及物流需求的差异。货代和报关企业在选择合作机场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优化航线布局,提高运营效率。
  3. 排名格局:稳固与变动并存:排名方面,格局有稳有动。前 11 名保持稳定,香港机场、上海浦东、深圳宝安稳居前三甲,鄂州花湖、广州白云等紧随其后。这表明这些机场在货运市场的核心地位短期内难以撼动。然而,12 - 30 名中,除部分机场排名无变化外,其余 13 家均有不同程度变动。排名的变动反映了各机场在货运市场竞争中的动态变化,企业应密切关注这些变化,以便及时调整资源配置,抓住市场机会。
  4. 梯队分析:各层级发展态势各异:从不同梯队来看,第一梯队周航班量≥500 班的 7 个机场排名均无变化,它们凭借规模优势持续引领市场。第二梯队 200 班≤周航班量 < 500 班的 4 个机场排名也稳定,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市场份额。第三梯队 100 班≤周航班量 < 200 班的 5 个机场排名有升有降,市场竞争激烈。第四梯队周航班量 < 100 班的 14 个机场同样排名变动频繁。各梯队机场的不同发展态势,为货代、报关、外贸、生产企业提供了多样化的合作选择。企业应根据自身业务需求,精准选择合作机场,实现互利共赢。
03

航运市场寒冬:运价暴跌与航次取消背后的危机与挑战

  1. 运价雪崩,市场寒意尽显:当前,航运市场正遭受一场 “寒流” 侵袭,集装箱运价持续下探,已跌至 2024 年以来的最低谷。德路理最新 WCI 综合运价指数犹如一记重锤,显示与上周相比下跌 4%,至每 40 英尺集装箱 2168 美元。其中,跨太平洋、亚欧 / 地中海、跨大西洋运价更是分别下跌 4%、5%、7%。这一数据的变化,意味着货代、报关、外贸、生产企业的运输成本虽有潜在下降可能,但也预示着市场需求的疲软以及航运业竞争的愈发激烈,整个行业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
  2. 航次取消,航线布局生变:全球航运巨头地中海航运(MSC)宣布取消跨太平洋航线 6 个航次,这一举措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从第 14 周的 Chinook 航线的 UK514A 航次,到第 17 周 Pearl、Orient、America、Lone Star 航线的多个航次,再到第 18 周 Empire 航线的 GE518E 航次,这些航次的取消,不仅打乱了既定的运输计划,也使得相关企业的货物运输面临延误风险。而且,德路理数据显示,在关键的第 14 周(3 月 31 日至 4 月 6 日)至第 18 周(4 月 28 日至 5 月 4 日)期间,东西主要贸易航线原计划执行的 713 个航次中,竟有 68 个被取消,取消率高达 10%。这一惊人的数字,凸显了航运市场的动荡不安,给依赖这些航线的企业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3. 未来预测,危机阴影笼罩:德鲁里预测机构的报告更是给市场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未来五周内,东西向航线航班取消率将大幅攀升,跨太平洋东行航线预计高达 47%,跨大西洋西行航线为 28%,亚洲至北欧及地中海航线也将达到 25%。同时,船期可靠性虽仍有大约 90% 的船舶按计划运营,但也有所下降。这对于外贸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货物按时交付的风险增大,可能导致订单流失、客户信任受损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4. 运力过剩,费率困境难破: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承运商试图在 4 月份提高综合费率上涨附加费 (GRI) ,却面临重重阻碍。竞争的加剧、船队运力的不断增长,以及红海中断导致的暂时运力吸收问题,使得运力过剩的难题愈发突出。这直接导致费率继续承受下行压力,承运商盈利空间被严重压缩,而货代、报关企业也在这场市场博弈中面临着业务量下滑、利润减少的困境。

SHARELOGIS LTD, 环球物流,本地服务 LOCAL'S GLOBAL LOGISTICS @Copyright 2018 朝阳共勤外贸服务有限公司 辽ICP备18014289号-7

企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