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代圈今日热点 2025年02月25日
航运联盟格局巨变:挑战、机遇与未来走向
今年 2 月 1 日,航运界发生两件大事:马士基与赫伯罗特的双子星联盟启动,全球第一的地中海航运(MSC)开启单飞之旅,至此 3 + 1 的新航运格局逐渐形成,世界集装箱市场迎来新一轮挑战与变化。
据 Alphaliner 分析,此次联盟重组影响重大。新联盟刚成立,价格战就已打响,MSC 和马士基在部分航线报出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即期运费,试图以低价确保船舶装载量。然而短期内,航运公司抢占市场份额的行为被特朗普制造的热点问题掩盖。尽管市场整体运价下滑,但跨太平洋航线因特朗普威胁提高进口关税,货物需求短期激增,运价反而上行。
航运联盟作为航运公司协作的战略伙伴关系,其发展历程曲折。初期(1996 - 2000 年),班轮公会因竞争、法规、模式变革等因素衰落,环球联盟和伟大联盟等雏形诞生。成长期(2001 - 2011 年),联盟格局初步稳定,2008 年金融危机后,为应对运力过剩和运费暴跌,航运公司合作更紧密,出现新世界联盟、伟大联盟 4.0 版本、CKYH 联盟等。变革期(2012 - 2016 年),P3 联盟兴衰改变格局,2M、G6、CKYH、O3 联盟先后出现。重组期(2017 - 2024 年),形成 2M、海洋联盟、THE 联盟三大超级联盟,疫情和危机让班轮公司获利。现阶段(2025 年之后),因经营理念和反垄断监管,马士基与 MSC 分道扬镳,形成双子星联盟、PA 联盟、海洋联盟与 MSC 单飞的 “一超多强” 格局。
当前,尽管联盟格局变化多端,但行业集中现状未改,新联盟控制全球 84% 的运力。未来,受新环保法规、新船交付放缓等因素影响,头部船司或控制运力供给与盈利水平。而罢工潮、特朗普关税等不确定因素,也将持续对短期市场造成波动。
航运联盟格局的演变影响着货代、报关、外贸、生产企业等众多行业参与者。
02中国民航 1 月货邮运输:地区差异与增长亮点
中国民航局发布的《中国民航 2025 年 1 月份主要生产指标统计》揭示了 1 月中国民航货邮运输的格局。1 月全行业完成货邮运输量 82.1 万吨,同比增长 9.0%,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从国内与国际航线来看,国内航线完成 51.4 万吨,同比增长 6.7%,占比 62.61%,占比虽有所减少,但仍是运输主力;国际航线完成 30.7 万吨,同比增长 13.1%,占比 37.39%,贡献同比上升,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力。
国内机场方面,1 月完成货邮吞吐量 181.2 万吨,同比增长 7.5%。四大地区表现各有不同:东部地区完成 119.2 万吨,虽同比增长 2.6%,但占比 65.78%,贡献同比减少 3.07 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完成 24.2 万吨,同比大幅增长 33.5%,占比 13.36%,贡献同比增加 2.58 个百分点,其增量显著,与鄂州、郑州的快速崛起紧密相关;西部地区完成 31.1 万吨,同比增长 11.1%,占比 17.16%,贡献同比增加 0.48 个百分点,成都两场贡献突出;东北地区完成 6.8 万吨,同比增长 7.8%,占比 3.75%,贡献同比增加 0.06 个百分点,沈阳机场功不可没。这表明更多增量来自中部、西部和东北,区域发展态势正悄然改变。
再看西南地区,中国民航西南局 1 月完成货邮吞吐量 18.90 万吨,同比增长 11.52%。西南五大机场中,成都双流完成 6.08 万吨,同比增长 23.53%;成都天府完成 3.50 万吨,同比增长 26.09%,两座机场表现亮眼;而重庆江北完成 3.63 万吨,同比下降 5.94%;昆明长水完成 3.36 万吨,同比增长 5.58%;贵阳龙洞堡完成 1.02 万吨,同比增长 5.13%。
这些数据清晰呈现出中国民航货邮运输的地区差异与增长亮点。
03SCFI 持续下跌,航运市场风云变幻
最新一期上海集装箱出口运价指数(SCFI)令人揪心,运价指数已连续六周下挫,跌幅扩大至 9.3%,下跌 163.74 点至 1595.08 点,四大主要航线无一幸免,均深陷下滑泥沼。其中,远东至美西航线运价下跌 17.97%,跌破 3000 美元大关;远东至美东航线运价下跌 18.05%,失守 4000 美元关卡。欧洲、地中海航线跌幅收敛至个位数,美西、美东航线则成为重灾区,跌幅扩大至 18%。
农历年后本就是相对淡季,特朗普政策变动又让市场出货量陷入观望,亚洲至欧美地区的集装箱需求锐减,这无疑是拉低运价的 “黑手”。而春节后复工不如预期,更是雪上加霜,导致 SCFI 一路狂跌。不仅主要航线,次要航线运价也纷纷下挫,船公司 3 月提价计划泡汤。马士基欧洲航线 3 月首周报价大幅下调,远低于喊涨目标价。为应对运价下滑,全球班轮公司 3 月持续减班,北美航线未来五周取消约 7% 的航班,若需求依旧不旺,不排除进一步减班。
不过,业界也有乐观声音。只要中东地缘政治问题悬而未决,集运市场供需紧张就会持续,淡季运价变化不应被过度解读。美线方面,红海危机缓解或使船舶复航苏伊士运河,释放超 10% 过剩运力,影响运价。节后工厂全面复工预计要到 3 月中或月底,出货力度将决定运价走势,整体市场下周或更明朗,主要船公司喊涨计划可能延迟到 3 月 14 日。欧洲航线已现 “运价倒挂”,船公司加大减班控舱、喊涨 3 月运价来力挺。
从具体 SCFI 运价数据看,上海到欧洲、地中海、美西、美东以及波斯湾、南美、东南亚等航线运价大多下跌,近洋线部分则与前一期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