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自2025年8月29日起实施的关税新政,彻底改变了全球小额跨境贸易的规则。这一政策不仅冲击了中国跨境电商,更引发全球25国邮政系统对美包裹服务的暂停,暴露出国际贸易体系在政策突变下的脆弱性。
一、政策核心:从免税到“一刀切”征税
-
1.
税率分级机制
-
•中国、印度等关税率超25%的国家,每件包裹征收200美元固定关税(原免税),英国、欧盟等低关税地区每件80美元。
-
•例外条款:100美元以下个人包裹或可豁免,但需满足“非商业用途”严苛证明。
-
2.
过渡期矛盾特朗普政府设置的6个月过渡期(至2026年2月)未能缓解混乱:
-
•申报系统瘫痪:DHL等国际物流商因数据接口未适配被迫停运;
-
•成本转嫁争议:Etsy等平台将关税预缴压力转移至卖家,中小商户现金流承压。
二、连锁反应:全球物流与电商震荡
-
1.
供应链断裂危机
-
•航空货运量暴跌:中国对美低价包裹空运量5月骤降43%,亚洲至北美航线运力缩减10.7%;
-
•邮政系统崩溃:法、德等欧洲国家及日、澳等国邮政暂停服务,UPS、FedEx垄断高价物流市场。
-
2.
中国商家的“危与机”
-
•短期阵痛:义乌跨境电商对美订单占比不足20%,但鞋服、3C等低毛利品类利润遭吞噬;
-
•长期策略:头部卖家通过“海外仓前置”规避关税,中小卖家转向东南亚、中东市场。
三、全球趋势:跨境电商免税时代终结
欧盟、墨西哥等国同步收紧政策,反映两大趋势:
-
1.税收公平诉求:本土零售业长期抗议“免税包裹”不公平竞争;
-
2.数据监管强化:要求电商平台共享交易数据,打击偷漏税。
结语:这场关税风暴揭示全球贸易规则重构的残酷性——政策风险正超越市场风险,成为跨境电商最大变量。企业唯有构建弹性供应链(如“多国海外仓+本地化合规团队”),方能抵御不确定性浪潮。